Search

這禮拜台灣遊戲電視廣告有16支,早上特意打開電視看了下,很多的畫面呈現手法都很類似,不由得有些感慨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這禮拜台灣遊戲電視廣告有16支,早上特意打開電視看了下,很多的畫面呈現手法都很類似,不由得有些感慨。

手機遊戲行銷前幾年被廣告投放演算法強勢主導下,策略比較偏向“先打廣撒再調整”。也就是製作各式各樣的線上廣告素材,強勢投放到市場中,最終交由演算法來篩選,表現好的素材會在CPI\留存\ROAS脫穎而出,獲得越來越多的曝光;不好的素材則會減少曝光,最終找到最好的廣告組合。

但在未來消費者隱私權的保護下,數據追蹤已經不能像以往精準,所以無法像依賴演算法,靠系統找到最佳解。行銷人員必須在宣傳創意、畫面呈現、概念獨特性等更加耐心琢磨,才能在一次性地、無法調整的廣宣中獲得用戶的注目,帶來自然流量。

譬如以二次元遊戲的電視廣告來說,露奶、聲優、展現立繪幾乎是固定的套路;而博弈遊戲廣告中提及大獎機率、機台數量的宣傳也是屢見不鮮,如果在IP或呈現手法上有區隔,那對玩家來說肯定會產生審美疲勞。電視廣告並不能像網路廣告一樣被演算法調整,上了就是一翻兩瞪眼的結果;網紅行銷、異業合作也是同樣道理。

回過頭來說,每個從業者因為不同工作經驗和背景,對於審美與套路的理解都有差異。但一個廣告宣傳中的畫面、文字、呈現是否有放入巧思,還是會被消費者所感知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以遊戲營運行銷從業人員的角度,探索最新趨勢、產業新聞、深度議題分析等;從業內的視野,介紹遊戲產業的運作模式與未來可能性。 每周心得都在電子報,歡迎訂閱:http://samlianggame.com
View all posts